新闻活动
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生资讯 > 新闻活动

开展反恐宣传 增强防恐意识

作者:  来源: 时间:2020-12-27 09:35:00 浏览:

2020年12月27日是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法》颁布五周年,开展反恐防暴安全教育,不仅可以让人们树立安全防范意识,还可以全面提高民众避险和反暴力应急自救能力。让人们在面对突发暴力事件时能够保持沉着冷静,机智自救,及时报警。同时这次安全教育对于自身安全问题及维护社会稳定、建设平安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一、常见恐怖袭击手段有哪些?

常规手段:

(1)炸弹、汽车炸弹、自杀性人体炸弹爆炸等;

(2)手枪、制式步枪或冲锋枪射击等;

(3)劫持人、劫持车、船、飞机等;

(4)纵火。

二、如何识别恐怖嫌疑人?

(1)神情恐慌、言行异常者;

(2)着装、携带物品与其身份明显不符,或与季节不协调者;

(3)冒称熟人、假献殷勤者;

(4)在检查过程中,催促检查或态度蛮横、不愿接受检查者;

(5)频繁进出大型活动场所;

(6)反复在警戒区附近出现;

(7)疑似公安部门通报的嫌疑人员。

三、如何识别可疑爆炸物?

在不触动可疑物的前提下:

(1)看。由表及里仔细地观察,识别、判断可疑物品或可疑部位有无暗藏的爆炸装置;

(2)听。在寂静的环境中用耳倾听是否有异常声响;

(3)嗅。如黑火药含有硫磺,会发出臭鸡蛋(硫化氢)味;自制硝铵炸药的硝酸铵会分解出明显的氨水味等。

四、爆炸物可能放置在公共场所什么地方?

(1)标志性建筑物或附近的建筑物内外;

(2)重大活动场合,如大型运动会、检阅、演出等场所;

(3)人口相对聚集的场所,如体育场馆、影剧院等;

(4)行李、食品及各种日用品之中;

(5)宾馆、洗浴中心、歌舞厅及其易于隐蔽且闲杂人员容易进出的地点;

(6)各种交通工具上;

(7)易于接近且能够实现其爆炸目的的地点。

五、发现可疑爆炸物怎么办?

(1)不要触动;

(2)及时报警;

(3)迅速撤离,疏散时不要互相拥挤;

(4)协助警方的调查。目击者应尽量识别可疑物发现的时间、大小等特征,如有可能,进行照相或录像,为警方提供线索。

六、报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?

(1)沉着冷静。保持冷静,不要恐慌。

(2)确定安全。判明自己目前是否面临危险,如有危险,做好个人防护,迅速离开危险区域或就地掩蔽。

(3)报警内容。首先报告最重要的内容,包括地点、时间、发生什么事件、后果等。如砍杀事件,说清位置、嫌疑人数、体貌特征、衣着打扮、伤亡人数等;如纵火事件,说清发生火灾地点,如哪个区、哪条路、哪路车、哪个住宅区、第几栋楼、几层楼,附件有无危险物等。

七、遇到刀斧砍杀恐怖袭击怎么办?

(1)快速跑开。看到有人手持刀斧砍杀时,不要停留观看,丢弃携带物品,迅速跑开,远离手持刀斧的人。

(2)迅速躲避。利用身边的建筑物、树木、车体、围栏、柜台等物体进行阻挡躲避砍杀,与其拉开距离。

(3)奋力反抗(自卫)。在无法跑开或躲避时,联合他人,利用随身携带物品(手提包、衣服、雨伞等)和随手能够拿到的物品(木棍、拖把、椅子、砖块、石头和灭火器等)进行奋力反抗(自卫)。

(4)及时报警。拔打110报警: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、有多少人在持刀斧砍杀人、歹徒的基本体貌特征。

(5)自救互救。到达安全区后,及时检查是否受伤,发现受伤,及时实施自救互救。

(6)事后协助。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,协助警察调查。

八、遇到驾驶机动车冲撞碾轧恐怖袭击怎么办?

(1)迅速躲避。看到有车辆冲撞碾轧过来,要迅速向两侧跑开,躲避冲撞碾轧车辆。

(2)及时报警。拨打110报警: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、什么车在冲撞碾轧人。

(3)自救互救。到达安全区后,及时检查是否受伤,发现受伤,及时实施自救互救。

(4)事后协助。积极向警察提供现场情况,协助警察调查。


  • 温商院微学工

  • 温商青年

电话:0577-86689399 邮箱:wzbcxsswb@wzbc.edu.cn 浙ICP备10043655号

温州商学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9 Wenzhou Business College All Rights Reserved.